昆明市中草药研究会 何海良
摘 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态、环境污染、大气候的变迁以及食品卫生,食品添加剂泛滥,导致癌症肿瘤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人们一旦经现代医学和科学手段确诊为癌症早、中、晚期时,许多人认为得了癌症是等于判了“死刑”。多数人认为是“不治之症”而产生了心里恐惧或者其它的念头。“虽无一命之忧、确有终身之累”。自己想不开、吃不好、睡不着,导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过早地离开人世。其中一部分患者因为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的时机,而致死亡,有一部分患者因为心里因素和精神上压力过重不治或是自行短见。
其实,癌症病人应该正确对待病情,调节心态,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得了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在医学发达的今天,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来诊断,确定病因,再用中医中草药来治疗,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中、晚期癌症病,因放疗、化疗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可以用中草药来治疗,治疗效果比较好。在成千上万种中草药中总能够找到适合你治疗的一种特效药。要相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生相克的,俗话说:“人间有一种病,地上就有一种药”,“人有什么病,地上就有什么药”,笔者一直以来就是应用六代人祖传下来的中草药来治疗癌症肿瘤的,在临床研究中,根据中医的四诊、八纲和癌症的症状给予辩证治疗,局部和整体,祛邪与扶正相结合,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彻底治愈癌症。
关键词:癌症肿瘤 、诊治、中草药
一、癌症肿瘤的形成
首先是癌症肿瘤的认识,什么是癌症?癌症就是人体细胞组织畸形发展的现象,组织中不正常的细胞增生的结果,成了几何级数的恶性膨胀,癌细胞的任意滋生成长而形成,现代医学所称的叫做“恶性肿瘤”,老百姓称为“癌”,癌的发展会扩散转移到各个部位,如肺、肝、胃、胰腺、小肠、直肠等部位,也不分年龄老少,发病无定点,扩散或转移到什么地方,就叫什么癌。
肿瘤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恶性肿瘤”,另一种是“良性肿瘤”。良性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转移和扩散,但它也会慢慢长大,长在重要器官也会危害到人体健康。如早发现应该早治疗为佳。
谈到癌症肿瘤,古人也有记载,医学《内经》巨著中有关描述“痞块”、“积聚”等有形之包块,其凹凸不平、边缘不齐、质坚如石、溃烂后浓血淋漓,臭气难闻,久不收口等。
致癌物多数是食物引起的或环境造成的,食品中有多种类的致癌物质,如腌制食品一旦吃入人体内,就可能导致基因病变,引起基因病变的是属于黄硐类化学物质,分离出来是一种含铁和亚硝基物质,在体内有致癌物质是亚硝酸胺的原料。人类的化学致癌物中,亚硝酸胺是重要的一个致癌物之一,从我们研究会治疗癌症以来,已经是有很多癌是亚硝酸胺引起的。亚硝酸胺的化学结构是一个氮一手拉着一烷基(R1、R2),随着烷基的不同亚硝酸胺可以有几百种之多。其中大多数都有致癌性,可以引起很多种癌,如肝癌、食道癌、胃癌、膀胱癌、直肠癌、白血病等,亚硝酸胺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食物、化妆品、啤酒、香烟中都含有大量的亚硝酸胺。还有过去常用的一种药安基比林,就其中含有二级胺的化学结构,在胃中有可能转变成致癌的亚硝酸胺,后来虽然国家禁用了,但在局部地区仍有人使用,也是致癌的一种因素。还有人们常常接触使用的色素、食品添加剂这类非自然的人工合成物,粮食、蔬菜中残余的农药污染,这些都是致癌的物质因素。实际上有很多致癌物质就存在于自然物品中,人类与致癌物可以说是同生同长的伙伴。
图:二级胺与亚硝酸反应生成亚硝酸胺
花生这类食品中有时也会产生一种霉,这种霉叫做黄曲霉,这种黄曲霉素现在发现是一种最强的致癌物质。
环境引起的致癌物,比如石蜡或者煤焦油在高温燃烧产生的化学成分,从煤焦油中会分离出一种具有致癌的物质——二苯并蒽,从二苯并蒽中又分离出了苯并芘。
笔者认为癌症在临床上表现的症候,是属于祖国医学中“癥”的范畴,是现代医学所称的“恶性肿瘤”,现在老百姓所称的“癌”,它发病的原因是由于某些有害物质侵入人体内后破坏或干扰了正常的新陈代谢或改变了体内某些脏腑的各个器官的相互作用,形成了脏腑器官的损伤而发生器官机质性病变,主要是由于血瘀气滞、脏腑功能失调。一般正常人的气是升降出入、循环畅通、流经全身、在内因和外因的影响下,致使气的功能失调,引起的郁滞。气滞日久,必然血瘀,气滞血瘀积成块,脾因温雍于内,或因脾虚不能运化水谷,脾不能由胃行其津液,则津液濒聚尽化为痰,因肾阴虚,则肝火炼津而生痰,痰瘀凝结发生为包块,或由于火毒内蕴即情化火,或六淫邪浸化火,血遇火则凝结,气血紊乱,堵塞经络,久则凝结成块,大多数癌症肿瘤是由于情志郁结、饮酒过度、吃燥热过度、劳累过度、致癌物食品吃得太多,或者是环境中的一些致癌物刺激、闻得太多,如石蜡、油漆、煤焦油在燃烧中闻入人体内,致使生理功能反常,局部细胞畸形,或细胞不正常增生,而在发展过程中耗伤津液,燥成阴血,以致恶性组织增生,发生为“癌症肿瘤”。
医案举例:
二、医案举例
1、 杨培良,男 52岁,广东深圳人,
1991年8月6日,经中山大学院属第三医院诊断为胃癌。经病友介绍到我处治疗。来时患者诉:心口疼痛感4-5年,疼痛时到药店买点藿香正气丸吃还管用的,吃一段时间后就不管用了。换成癫茄片、雷尼替丁胶囊、胃必治,吃一段时间后也不管用了。持续出现腹泻7-8天,带有黑便,大便带有浓血样物,后来到中山第三医院做胃镜。经CT检查、大便化验等检查,才确诊为胃癌。医生建议做手术,且因家庭困难未做。
1991年9月2日,初诊:舌苔厚腻微黄、口干、脉弦、精神差、人消瘦、腹胀疼痛、持续出现腹泻、大便黑色带有浓血粘膜。原体重65公斤,减轻6公斤。恶心、胸闷、汗多、心慌、饭量1两左右。
胃癌按照中医诊断:属于“噎膈”“ 癥积”“痞块”范畴。食浊内滞,气机不畅,脾虚生湿,热毒内蕴,气滞瘀血,痰凝胶结不化而导致胃癌。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祛湿通络,消肿抗癌。
方药:胃特灵(彝族药)40克 黄芪30克 当归20克 重楼20克 小白芨30克 黄连15克 茴心草20克 灶心土20克 鸡内金20克 黄柏15克 柴胡15克 大红袍15克 云茯苓15克 仙鹤草20克 木香15克 霍香20克 谷芽15克 党参20克 臭角虫20克 还阳草30克 夏枯草15克 还阳参20克 良姜12克 虎杖15克 川芎30克 积实15克 半夏15克 白花蛇舌草25克 大枣6枚,共10剂。
服法:每剂三天,每天分早、中、晚服一次,每次150—200毫升,服药期间忌:牛肉、羊肉、鸭肉、鹅肉、芫荽、卤腐、香椿、毛芋头、燥热食品。
二诊:1991年10月6日来复诊,舌苔微红、脉微洪、精神好转、现吃药后无有腹痛、腹泻、大便黑色的症状,体重增加3.4公斤,饭量每次5—6两,现还有点干口、口苦,其它没有什么不舒的症状,病人说:由于路太远,多开一点,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粉葛15克,丽南参12克,再开30剂。服法同前。
三诊:1992年1月20日来复诊,患者:经广东中山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检查,大便化验等,没有检出有癌细胞,后开10付药巩固疗效,到1993年12月份在该医院检查,也未查出癌细胞。
2、朱世林,男,50岁,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人,1992年3月6日,经云南省肿瘤医院CT诊断为晚期肺癌,出院后,胸腔大量积液、咳嗽、口痰带血。口干、气短、胸闷、呼吸困难、脸肿,颈部淋巴肿大约汤圆大,液下淋巴约蚕豆大小不等,勾股部淋巴大约红豆大,夜不能睡,只有走动。汗多、下肢浮肿、舌苔黄腻厚、脉细数。按中医临床诊断为:“肺积 ”“痞癖”“咯血”范畴,肺雍阴痰络,在临床常见的有气阴两虚和痰热蕴毒,痰凝胶结、低烧、五心发热、痰中带血。
治法:可用两阴补益,通宣理肺,清肺化痰,消肿抗癌,经验方加减治之。
方药:苏梗20克、麦冬15克、小白芨30克、牡蛎20克、海藻15克、半边莲20克、麦芽25克、重楼20克、果上叶15克、胆南星12克、鱼腥草20克、橄榄寄生25克、川贝母15克、夏枯草20克、葶苈子20克、壁虎15克、玉竹20克、黄精15克、党参20克、臭角虫15克、苍术15克、青叶胆10克、麻黄15克、赛西灵15克、儿多母苦20克、财多累主30克、知母20克、观音草20克、丁香花根15克、白术15克。(10剂为一疗程),开水煎后服。3天服一剂,分早、中、晚各服一次,每次150—200毫升,服药中忌牛肉,羊肉、鸭肉、鹅肉、酸冷,芫荽,香椿、香燥物。
二诊:1992年4月12日复诊,舌苔微红、脉弦、颈部淋巴明显缩小到蚕豆大、液下和勾股部淋巴完全消失。胸水减小、呼吸畅通、咳嗽带血、胸闷、脸肿、脚肿已经完全消除,现在吃饭正常,每天可吃5—6两饭。现在要求医生开40剂药带回家服完后再到大医院检查一下,经医生考虑路程太远,来回折腾,同意开药,便开40剂药。
三诊:1992年8月30日,复诊,患者说:他已经去了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大便化验、血常规化验等,专家说未检查出什么癌细胞一切都正常,没有什么问题,再开20剂巩固疗效。到2010年10月份体检也未发现癌细胞。
3、 黄某某,男,49岁,云南曲靖军区干休所人,经云南曲靖人民医院诊断肝癌晚期,因自己不相信曲靖医院诊断结果,后来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肝脏多发性结节:(1)考虑转移性肝癌;(2)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3)腹腔少量腹水(4)肝脾稍大。超声影像报告显示:肝积增大,形态失常,其内满布大小不等实性底回声结节,可见“靶环征”大者6.8×97.5px 。CDF2,CDE门静脉主干充盈可,PW V=350px/s。胆:壁增厚,呈“双边影”,最厚0.8 cm,并收入住院。住院1月多无效。出院后经病人介绍来治疗,2007年3月6日初诊:舌苔黄、腻厚,象砂纸一样燥,全身皮肤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干、脉弦,按中医临床诊断为:“黄胆”、“膨胀”、“肝积”等范畴。病情由多种原因引起,湿热邪毒,饮食所损,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湿热内蕴,血滞血瘀,痰凝胶结而引起肝癌。
治法:疏肝理气,保肝健脾,养阴清热,化瘀利水,消肿抗癌。
方药:柴胡20克、虎杖15克、茵陈20克、银花20克、板兰根2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黄草15克、薏仁米20克、亭历子15克、重楼20克、萆解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夏枯草20克、臭角虫20克、川大黄5克 、龙胆草15克、1号黄药(彝族药)40克、2号黄药(彝族药)40克、3号消肿灵(彝族药)40克。共开10剂,服法:每剂服3天,每天服三次,每天分早、中、晚服一次,每次150—200毫升,服药期间忌:牛肉、羊肉、鸭肉、鹅肉、芫荽、卤腐、香椿、毛芋头、燥热食品。
二诊:2007年4月8日复诊,患者说:吃药后饮食增加、淋巴缩小、腹胀明显减轻、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现象明显减轻。饭量6两左右,舌苔微红,不像原来一样“干、燥”,脉洪有力、现常腹泻、打屁,其它完全正常。在原方的基础上:去掉川大黄、腹泻加上草血竭、白头翁15克、打屁加上菖蒲15克,开40剂,吃完再来复查,服法同前,忌法同前。
三诊:2007年8月30日复诊,患者说:服了50付药后,感觉身体很舒服,没有出现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后来到曲靖人民医院检查和云大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是一样的,且没有发现什么癌细胞或者是其它的病变。各方面指标样样都正常。再开20付巩固疗效,以预防为主。
三、总结
讨论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辩证与辩病相结合,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为主的方法,是治疗中应该坚持的法则。在治疗时,把人体看成一个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把人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看成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认为疾病的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既要重视人体的内因,又要重视外因,有“邪之所凑,邪不可干”。所以,治病就是调理阴阳、扶正驱邪,在诊断上形成了以“四诊”为方法,“八纲”为辩证的理论,在疾病防治上,重视预防,在具体治疗上,中草药治疗的主要方法强调“辩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病求本”,并提出“标本缓急”、“虚实补泻”,因人、因地、因时、施治等一系列治疗原则,说明了人体生理、病理的整体观念,也指出了诊断、治疗的一定规律,并广泛用于临床的实践,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是导致各种病症的内在基本因素,治疗的原则必须恢复阴阳的正常状态。如:寒凉、滋润的药物属于阴,温热、燥烈的药物属于阳,这样,才能根据病情的阴阳偏盛或偏衰,确定治疗原则,选择相应的中草药物,能有吞噬癌细胞功能,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四、体会
目前,随着化学致癌物质的扩散,我们中草药研究会在不断的加强研究,发现了一个又一个致癌物,但是对人的致癌量从几微克到克,相差100万倍,也就是说同样致癌物有大恶、中恶、小恶之分。有一句俗语说:“知道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看来我们今后要继续研究的是对化学致癌物的预防研究,希望国家和政府支持我们的工作。呼吁每个国家和政府尽早减少或停止使用食品添加剂、化学药品、色素、化学农药等致癌物质。国家和政府也应该给我们研究机构大力的支持。不要忽视我们一个小小的行业学会、协会、研究会,它有它的内涵所在,国家应该高度重视我们,大力的地持我们,我们也会用心用力去做,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
由于本人涉医欠精,文中谬误之处,恳请各位师长、同僚给予斧正,致谢!
作者简介:何海良,男,彝族,1964年3月21日生,云南省弥勒县人,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祖传六代的中医世家,从小就受到祖辈和舅舅杨仲文的影响,小时候就跟随着祖辈和舅舅他们上山采药、认药、挖药、加工药等在读初、高中时,就决心想做一名好医生,为继承祖辈的医学文化“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宗旨,大学毕后,工作于昆明市中草药研究组门诊部被云南应用技术研究所聘任负责肿瘤科研项目,同时担任昆明市中草药研究组门诊部疑难杂症技术研究工作和秘书长职务。在此期间,发表了26篇论文,有20篇获得优秀论文奖,被多家出版社发行,其中有的论文也被世界科学出版社列为98重点项目《世界医学大系》,被世界教科书信息库列为重点出版物之一。
1994年12月,与郑祥麟、两人在临床上研究的《益土醒木散108例肝硬化腹水治疗经验),在“第三届全国疑难杂症学术研讨会”上发表,获得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国家公开出版发行。1996年9月出席“第四届全国疑难杂症诊治学术研讨会”,《自拟八仙草和大海藻汤治疗产后大流血和卵巢囊肿43例的临床报告》获得优秀论文二等奖,被国家公开出版发行。1998年5月出席“第四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何氏抗癌胶囊》、《自拟二丁汤治疗乳腺增生45例的临床观察》荣获国际优秀成果奖,被世界科学出版社列为98重点项目《世界医学大系》,被世界信息库列为重点出版物之一“世界医学大系权威性巨著”。1999年1月出席“第二届国际重大医药99博览会”颁奖仪式,参赛题目为《何氏抗癌胶囊的临床观察》被评选获得国际特别荣誉金奖,被国际重大医药99博览会列入出版,“对民族贡献荣誉称号”被美国国际医学研究中心、香港科学院李时珍中医学院国际研究院、美国爱迪生发明中心聘任为顾问。2007年10月参加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论文,《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发展中草药的远景思考》被评为二等奖。2008年11月昆明市中草药研究会论文评选活动,参赛题目为《中国的中草药研究历史与发展》,获二等奖。2009年参加昆明市中草药研究会论文评选活动中,《彝族神奇喘咳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共6800例有了新的研究突破》,被评为一等奖。2011年参加昆明市科协技术协会论文评选活动,参赛题目为《运用中草药治疗癌症肿瘤的研究报告》获得一等奖,该书已出版。
电话:13708863460 何海良
地址:昆明市西山区前卫西路沃尔特商业城1区2幢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