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良
(云南省昆明市中草药研究会)
摘要:本文主要是论谈当今世界最难治愈的几种慢性疾病——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它在我国城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是一种顽固性疾病。据统计,我国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发病率约占人口的6%-8%,这样全国就有更多人口不同程度地遭受着这样疾病的折磨,一生都很痛苦,正所谓:“虽无生命之忧,却有终生之累。”根据来昆明市中草药研究会治疗的共约6800例患者的描述看来,他们之前在全国大中城市的省市中西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因此,本人采用了彝族纯天然中草药“神奇喘咳散”,其治愈率达到99.5%以上,获得极好的效果。
关键词:彝族神奇喘咳散 治疗 临床应用
一、临床资料
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共约6800例,其中男性约4600例,女性约2200例,年龄最大97岁,最小2岁,其中45岁以上的患者喘哮、肺气肿、肺心病的患者占有病例的⅓,病程最长32年,气管炎病人约4440例,哮喘病人约2220例,肺气肿病人约140例。
二、辨证分型
本组6800例,根据临床资料,辨证分为3种: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3种病情症状有所不同,有干咳无痰、喉痒痰多、心悸、气促、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脸肿、胸闷、胸痛、下肢浮肿、小便少等等,表现不一,给予“神奇喘咳散”治疗,轻者几天获愈,重者1-3个疗程痊愈,且不复发。
(一)支气管炎是由于支气管炎腔狭窄,平滑肌松弛,呼吸时出现头昏喉痒、痰多、咳嗽不止、呼吸困难、心悸、汗多、其病因绝大多数与气候反应有关,患者痰涎壅滞,内伏于肺;另外由于气候坏境、生活条件、职业条件等多种因素也可致咳喘。作为医务工作者应该采取相应对策,选择用药十分重要,若只是单靠抗生素药物来治疗,西医治疗是治标不治本的,效果是不够理想的。笔者采用彝族“神奇喘咳散”,标本兼治,效果显著。
(二)哮喘是由于支气管炎并发症引起的,久治不愈,用药不当,一拖再拖,受到内源性和外源性,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过敏性非过敏性刺激后引起哮喘,易于发生气道平滑肌痉挛,粘膜水肿和粘液腺分泌亢进,从而导致气道狭窄,就出现口唇紫绀、喉痒作呛有哮鸣音、咳嗽痰多、夜间不得平卧入枕、乳蛾肿胀、苔薄白腻、脉浮滑数,中医辨证为风寒犯肺、痰浊内阻、肺气失调宣降(肺气不宣之喘症)。
(三)肺气肿是由于支气管痰液潴留及管壁痉挛引起气道阻塞,导致支气管远端的气腔膨胀,肺泡壁破坏,但无明显的纤维化,本病多发于中年以后,老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临床常有多年咳嗽,口唇轻度紫绀气短、心悸、咯吐泡沫白痰、颜面微肿、心下痞满、因肺过度膨胀、胸廓呈桶状胸、心浊音缩小、叩诊呈清音、呼吸音低、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及喘鸣音,小便少、下肢逐渐浮肿、手足不温、苔白腻、脉沉细。中医辨证为“肺痈”范略。
三、诊断依据
本组6800例,多数做过支气管镜、X线检查确诊。
四、治疗方药组成和药理作用
彝族神奇喘咳散组成:由消炎灵、儿多母苦、财多累主、美女抱玉柱、百部等8大主药组成,以不同特性控制不同原因的哮喘、抑制支气管肌组织痉挛、缓解呼吸困难、镇咳祛痰、抗菌消炎作用特强;效果胜过同类药,能在5—10分钟内把喘咳症立急消除,在目前为止,此药在世界上有了创新的突破,在全国各地已推广使用,深得患者信赖和欢迎。
本药为散剂,为患者服用方便,温开水送服,初服每日早晚饭后十分钟各服一次,每次半袋(0.75g),每一袋为(1.5g)。
五、主治
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道疾病。
一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只需服彝族“神奇喘咳散”就可以了,肺气肿、肺心病、矽肺病等只能作为药引之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体质不同来诊断病情配伍。
六、典型医案
例:王伟,男,63岁,广西省那坡人。
主诉:有咳嗽史13年,哮喘6年,近日呼吸比较困难,咳嗽、气短、伴心悸、心下痞满、咯吐白色泡沫痰、不能平卧,小便少、下肢浮肿。在大医院住院3个月,吃药打针无效后出院,经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X线胸片显示:右心室段显示延长膨隆,两隔广泛性索状及斑点片状模糊阴影,心电图示肺型P波,心界稍扩大,两肺布满细湿啰音。经病人介绍来昆明市中草药研究会门诊治疗。2003年6月18日下午2点40分初诊,查体:半卧位,颜面微肿,呼吸较促,唇色发绀,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低,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及喘鸣音、咳嗽、气短、心隔下闷胀、咯吐白色泡沫痰、小便少、脸色苍白、脉弱细数、下肢浮肿,本病中医辨证为“肺壅”、肠气不隆、肺气不宣,“喘证”、“痰饮”范畴;
(一)本病适用“神奇喘咳散”为主,以止咳化痰、镇静消炎、缓解呼吸和平卧的困难。
(二)在加汤剂:健脾养阴润肺,山药20克,山楂20克,茯苓20克,小白芨30克,鸡内金20克,木香20克,活血化瘀:丹参20克,川芎20克,赤芍25克,理气止痛:南木香20克,防风15克,元胡25克,鸡矢藤20克,滋阴补肾:黄精20克,玉竹20克,朝阳草20克,五味子20克,白芍20克。利水消肿:丁香花根20克,拨毒散15克,土茯苓15克、木通10克,滑石15克等。上药6剂,服后再来复查,每剂服用3天,日服3次。
2003年7月16日,第2次复诊,查体:平卧检查,颜面无肿、呼吸正常、口唇红润、苔光滑、脉薄有力、脚肿已消、小便日解3—4次,饭量每次3—4两。以上方药再服4剂巩固一下,服完后停药10天,再来复查。
2003年8月26日,下午4点20分,第三次复诊,查体:平卧检查,完全正常,无需服药。加强锻炼,预防感冒。每年年底来复诊一次,至今没有复发。
七、总结
本病的病因病机是属于风寒犯肺、风热速肺、寒湿侵肺、肺失宣降、气机不利而引起本病的发生,病主要在于肺,病久可累及心、肾、脾三脏,肺主呼吸,肾能纳气,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脾主生痰之本,肺为储痰之器,而心主血脉,本病时间太久,由于肺的扩张所发起的反射对廷髓呼吸中枢的影响,在肺内有一种感受张力刺激的牵张感受器,呼吸时肺被扩张,使这种牵张感受到刺激而兴奋,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到呼吸中枢,引起呼气中枢兴奋,并抑制吸气中枢,使吸气停止,转为呼气,气短,由于二氧化碳增多引起缺氧,发烧、胸闷、胸痛,时间长久,面部浮肿、唇紫、无力等症,所以,此症在临床上多见于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较多。
八、体会
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的优秀医学文化,对当代民族药物研究者有较深的影响。研究者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从民族医药中寻找新药的斩新路子,将我国和世界的民族发展推进了历史的新阶段,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医药增添了光彩,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赢得了荣耀,博得了世界医学的高度评价和赞许。
除古代著名的民族医药专家以外,我国还有许许多多具有水平相当或有一技之长的名医名药能人,以及流散于民间相互传递的秘方、单方、验方,不计其数,其法、其药实为民药的百花园地,万紫千红、富丽多姿,他们同样是我国十分珍贵的民族瑰宝,在中国的医药历史中,同样有着它的重要地位。我国民族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受群众信赖,倍受世界欢迎。
直至今天,世界对民族医药的信赖程度有增无减,一些外国制药厂家到中国磋商开发民族医药,它在中国的年代比重和历史地位上是举足轻重的。我国民族医药水平之高、医方之多、医术之妙、效果之好、药源之广、基础之牢是其它任何国家无法相比的,这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更是率先步入国际前茅的坚实基础。